活動時間:2024/5/1 10:00:00
活動地點:徐州博物館學術報告廳
年齡要求:5-10歲
活動報名
時間:2024年5月1日上午10:00-11:30
材料費:50元/組(小程序僅用于預約報名,報名成功后,于活動當天現場繳費)
地點:徐州博物館學術報告廳
對象:5-10歲(一名家長陪同)
名額:30組
報名方式:請掃描以下小程序碼預約
注意事項:請提前規劃好路線,提前十分鐘到達活動地點,不要遲到哦。報名成功請務必參加以免影響參與信譽,影響后續報名。如有疑問請撥打電話0516-83804412咨詢。
知識背景
“國際勞動節”(英語:International Workers' Day,May Day)是世界上80多個國家的全國性節日,定在每年的五月一日,是全世界勞動人民共同擁有的節日。1866年,第一國際日內瓦會議提出8小時工作制的口號,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于1949年12月作出決定,將5月1日確定為勞動節。
實際上,中國古代就有勞動節,而且還不止一個。歷朝歷代,農耕都是國家大事,耕地,解決老百姓的吃飯問題,就是最重要的勞動。因此從西周開始,每年二月二這天,國君都會帶著文武大臣親自下地,拿起農具來開荒耕地,二月二就被稱為“春龍節”。到了唐代,二月二被官方指定為“耕事節”或“勞農節”,成了法定節日?;实垡廊粫е俟偃ヌ锢锵笳餍缘貭繝颗?,揮揮鋤頭,表示對農事的重視。到了清代,官府還規定凡是70歲以上還在種地的人,不但免除賦稅差役,還能在勞農節(二月二)領取絹一匹,棉十斤,米一石。妥妥的勞動節的福利!
你知道在漢代人們是如何從通過勞動與智慧改變生活的嗎?
讓我們穿越漢代,了解人們生產生活與建筑的科學知識吧!
教學目標
通過此次活動訓練孩子六大核心能力:觀察能力、專注能力、記憶能力、想象能力、創造能力、思維能力。
豐富知識儲備,提升學習能力,激發科學探索興趣等。
1、了解五一勞動節來歷,走進古代勞動人民生活生產。
2、文物面對面,深度感受漢代在生活領域的科技創造,激發孩子創造力。
3、由漢代建筑引發的建筑學思考,認識中華建筑史上的靈魂人物梁思成與林徽因,講述名人勵志故事,培養孩子的科學家精神。
4、科創能力大比拼,中國建筑奇跡科普,學習力學科技應用,動手動腦制作倍力橋模型帶回家。
1、通過觀看科普短片了解勞動節來歷及古代勞動人民生產生活。
2、文物面對面,深度感受漢代在生活領域的科技創造,激發孩子創造力。認識文物明星--漢代陶豬圈,趣味探索古人生產生活中的發明創造和生態循環系統,培養孩子環保意識。跟隨老師的腳步探秘“漢家煙火”展廳,尋找文物明星。(含部分文物講解)
3、由漢代文物和建筑引發的建筑學思考,認識中華建筑史上的靈魂人物梁思成與林徽因,講述名人故事,建立孩子民族自豪感,培養孩子的科學家精神。
4、科創能力大比拼,中國建筑奇跡科普,學習力學科技應用,動手動腦著作倍力橋模型帶回家。
兒童成長腦科學普及:
人類的大腦由大量神經元組成,神經元之間通過突觸形成各種網絡,這些網絡決定著學習和存儲知識的能力,并且和孩子的學習成績密切相關。
大腦具有驚人的可塑性,通5-12歲可以過訓練和刺激來增加大腦神經元突觸的活躍性,從而提升認知功能和學習能力,而且年齡越小大腦的可塑性就越強。
最后老師會帶領小朋友體驗VR科技教育新裝備,沉浸式二次數字化空間互動。普及學習能力重要性,幫助更多有需要的孩子從根源上提升學習成績,從而提升學習自驅力。
5月1日10:00-11:30讓我們一起變身探險家(可穿漢服),了解中國傳統文化,探究科學奧秘,學習科學知識,提升學習能力,和一群愛科學愛探索的小朋友們共度五一勞動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