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博物館文創產品的熱度持續升溫,知識產權保護成為文創產業做大做強的關鍵。作為今年5·18國際博物館日系列活動之一,5月17號上午,徐州博物館舉辦知識產權成果發布暨江蘇師范大學法學院校外知識產權服務基地揭牌儀式。市文廣旅局副局長張偉、市版權局副局長郝威出席發布活動并揭牌。活動由徐州博物館館長、黨總支書記李曉軍主持。
徐州博物館知識產權開發與運營方案由徐州博物館聯合江蘇師范大學法學院制定。方案依據文物保護法、文物保護法實施細則等法律法規,借鑒中國國家博物館、故宮博物院等文博單位的成功經驗,從徐州博物館的社會服務功能和知識產權價值入手,全面規劃了知識產權的運營與保護。
通過此次合作,徐州博物館將館標logo進行商標注冊,作為官方唯一的標志,賦能在每一件授權的文創商品上;并將館藏的一、二級重要文物以及3D數據模型共計376件進行了著作權登記。
活動現場,徐州博物館不僅發布了知識產權開發與運營方案,還展示了商業類、公益類授權項目和其他成功案例。
隨后還進行了江蘇師范大學法學院校外知識產權服務基地揭牌儀式,基地的設立將進一步深化徐州博物館與江蘇師范大學法學院在知識產權領域的合作,雙方將攜手開展知識產權教育、培訓、咨詢等服務。
徐州博物館館長李曉軍介紹說:此次活動是今年5·18國際博物館的系列活動之一,主要目的是想更大地去釋放博物館的館藏資源,也是進一步彰顯徐州博物館所秉持的打開圍墻,開門辦館的理念,吸引更多的社會力量來盤活利用館藏資源,推出更多的文創產品、文旅業態,豐富游客的文化體驗。
揭牌儀式結束后,江蘇師范大學法學院張春艷教授做了題為“博物館的知識產權問題”專題講座。講座從博物館的基本法律規范、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反不正當競爭等問題入手,為徐州各家博物館的負責人進行了普及。
(撰稿:劉洋 審稿:原豐 發布:杜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