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巴蜀音律輕輕響起,
沉厚的音符仿佛從遠古的山谷中傳來,
帶著山林的回音與江河的奔騰,
那是一種對生命的敬畏,對自然的感恩,
是古老文明的低語。
那時風動,此時心動。
青銅樂器作為先秦時期重要的身份地位象征,為巴蜀族人所重視。先秦巴蜀地區的青銅樂器包含有多種類型,經過長時間的發展以及中原等地區的影響形成了具有巴蜀特色的青銅樂器。縱觀其發展脈絡具有地域性和時代性發展特征。這種特征集中地表現在青銅樂器的形制上,同時,表現了巴蜀古人在青銅樂器上的審美喜好。
鈴
《周禮·春官·巾車》云:“大祭司,鳴鈴以應雞人。”從三星堆銅鈴與如此眾多的祭祀用品共出判斷,殷商時期的蜀人已將銅鈴用之于祭祀活動。巴蜀青銅鈴是古代巴蜀地區重要的青銅器物,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獨特的藝術價值。常見的青銅鈴有鷹形鈴、合瓦形鈴等,造型多樣,紋飾精美。這些鈴多用于祭祀活動,是人與神靈溝通的媒介,體現了巴蜀人對自然和神靈的敬畏。青銅鈴不僅是實用器物,更是巴蜀文化的重要象征,展現了巴蜀先民的智慧和對美的追求。
鐘
在我國古代流行年代最久,涉及地域最廣的青銅樂器是青銅樂鐘。先秦巴蜀地區出土的主要樂鐘類型有:甬鐘、镈鐘、鈕鐘等。巴蜀地區青銅樂鐘的出土數量雖不及中原、荊楚等地區,但其形制完備,有效仿中原地區之跡,又具有巴蜀地域性特征。巴蜀古人將中原地區流行的紋飾、巴蜀符號等圖符融入于樂鐘之上,且設計靈活多變,反映出巴蜀古人多元化的審美特征。
于
于主要在戰爭和重大禮儀活動時使用,常在先秦巴人的聚集地與扁鐘相伴被發掘,是先秦巴蜀地區又一類頗具特色的青銅樂器。在眾多的巴蜀青銅樂器中,虎鈕銅錞于無疑是最為引人注目的。這件出土于重慶的戰國時期軍樂器,以其獨特的虎鈕設計和精湛的制作工藝,成為了巴文化的珍貴代表。虎,作為巴人的圖騰,與這種軍樂器相結合,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虎鈕銅錞于。它不僅在戰場上被用來鼓舞士氣、指揮進退,后來還用于宮廷禮樂和宴饗祭祀場合,常與鼓、鐸等樂器搭配使用。
青銅不語,卻以紋飾銘刻信仰;
樂聲消逝,卻在吉金中永恒回蕩。
這個春天,不妨走進徐州博物館,
讓三千年前的蜀地妙音,
喚醒你對中華文明最深沉的共鳴。
張宇琦.先秦時期巴蜀地區青銅樂器形制研究[J].音樂生活,2020,(03):30-35.
幸曉峰.金聲傳古——四川青銅樂器[J].今日四川,1996,(02):34-35.
(撰稿:怡宇文化 審稿:李曉軍 發布:杜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