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漢文化學術資源網(wǎng)
            您瀏覽位置 - 首頁 - 展覽 - 臨時展覽
            臨時展覽

             李守銀書法(捐贈)作品展
            •  李守銀書法(捐贈)作品展

            李守銀書法(捐贈)作品展

            ◇ 展覽時間:2023年9月27日—10月29日(逢周一閉館)

            ◇ 展覽地點:徐州博物館主陳列樓一樓鄧永清收藏書畫廳

            ◇ 主辦單位:徐州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

            ◇ 承辦單位:徐州博物館(徐州漢畫像石藝術館)

            展館介紹


            主辦單位

            徐州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

            承辦單位

            徐州博物館(徐州漢畫像石藝術館)

            學術支持

            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書法培訓中心

            江蘇省書法家協(xié)會

            徐州市文學藝術界聯(lián)合會

            徐州市公共文化綜合服務中心(徐州書畫院)

            展覽時間

            2023年9月27日—10月29日(逢周一閉館)

            展覽開幕暨全國巡展啟動儀式

            2023年9月27日上午10:00

            展覽地點

            徐州博物館主陳列樓一樓鄧永清收藏書畫廳

            媒體支持

            中國藝術報、中國文藝網(wǎng)、中國美術報、央視書畫頻道、中國書畫雜志、中國書畫報、書法報、榮寶齋在線、墨池、名家檔案、歐藍文化傳媒



            萬壑千巖 奔赴腕下

            言恭達

                   繼2014年“大道無極—李守銀書法展”和2019年江蘇省第三批優(yōu)秀美術家系列展“李守銀書法展覽”后,今天,守銀又將一次特殊的展陳奉獻給家鄉(xiāng)的父老鄉(xiāng)親。

                   今年四月,守銀應邀在徐州戲馬臺現(xiàn)場揮寫下“拔山蓋世”巨幅大字,彰顯楚韻漢風的翰墨追尋。而今天面對近幾十年來在徐州境內考古發(fā)掘出土的兩漢時期器物上朱墨拓片銘文、碑紀以及木牘墨跡等原始文字圖譜,他以臨摹、題跋等形式進行藝術的二度創(chuàng)作,這在當今書壇是件很有意義的事情。這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實驗性還原,而是書家重入傳統(tǒng)經典的審美體驗。

                   應該為徐州文廣旅局、徐州博物館關于展覽創(chuàng)意精心策劃而點贊!在這里,廣大讀者可以看到書家新的審美體驗表達和對傳統(tǒng)古典精神的追尋。如漢武帝時期的龜山劉注墓出土的“第百上石銘”;東漢晚期的《繆宇墓志》等。東漢中期的《延平元年刻石》,結體險峻,布局有行無列,率性自然等風格可與《石門頌》《楊淮表記》等摩崖石刻媲美。這種帶有文字銘文的漢代器物資料的研究,通過書家對歷史滄桑的感悟與藝術意象性創(chuàng)作,彰顯了這座千年文化名城的歷史深度與人文厚度。

                   守銀自云:清人姚孟起《字學臆參》中說隸書要有“萬壑千巖,奔赴腕下”的氣象,我感覺要走進那個遙遠的時代……漢代人那種質樸、沉雄、博大的氣象,我心向往,終身追尋!

                   這是一個本土書法藝術家的心語陳述!縱觀展覽,我們可以看到:作者擅長的隸書出新有度,寄妙理于筆情;正奇入妙,顯風韻而不凡。重氣象、嚴法度、識形勢、善變化,樸茂沉郁,儀態(tài)爛浸。守銀悟透“隸欲精而密”的經典法則,注重一個“寫”字,中實逆入,提鋒澀進,使轉活通,曲直合度。善以絞鋒取勢,以求圓融。古人謂“蓋筆者墨之師,墨者筆之充”,筆墨是中國書法本體要素。

                   眼下書壇時弊之輕佻成時尚之怪象,任筆為體,俗趣為新,棄經典法則而不顧,視高古氣韻而不屑,實為大忌!

            癸卯孟秋于抱云堂




            融古開新 大美不雕

            李守銀

                   屈指學書已近四十載,回想初之臨池,是發(fā)自內心的由衷熱愛, 因此才會一直堅持著。雖不能退筆成塚,池水盡墨,然亦一日未敢懈怠,雖有所小成,但比之于古人,仍覺相距甚遠矣。面對博大精 深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面對先賢樹立的一座又一座書法高峰,自己的成績則顯得微不足道。

                   記得年少時,父親對我諄諄教誨并寄以厚望,希盼我以后在書法方面有所成就。因此,也就埋下了書法的種子,記得四五歲時就喜歡胡涂亂抹,上小學時,班級值日打掃衛(wèi)生需自帶工具,每次從家去學校路上便拿著水壺在地上澆水畫字,去新華書店買連環(huán)畫書時第一次看到字帖,瞬間就被吸引住了,盡管當時也難得其精妙,但就是一直看著,久久不肯離開。就這樣一直到中學時代,對武術、音樂、寫字、畫畫等都非常喜歡。17歲那年,還參加過省武術比賽。20世紀80年代初期開始,寫毛筆字的興趣逐漸濃厚,看到好友的一本《石門頌》字帖封面上印的幾個范字,激動不已,且被深深吸引,便開始練字,因為完全靠自己摸索,激情有余,法則不足,走過一段很長的彎路,一度只在門外徘徊。

                   經多年的磨礪,我深知要想成為一名真正的書法家絕非易事。真正的書法家是功力、學養(yǎng)、悟性、見識以及諸多方面的綜合積淀。就隸書而言,清人姚孟起在《字學臆參》中講到,隸書要有“萬壑千巖,奔赴腕下”的氣象,我對漢代的正大氣象一直心馳神往、心摹手追,無論是漢代的詩詞歌賦、器物、雕刻乃至服飾、建筑等皆有觀照。尤其是在一些漢代摩崖刻石中,古人用寫意的線條刻畫出的自然、社會形象,言簡意賅,卻有無盡之意,整個畫面表現(xiàn)出大樸不雕、豪邁高古的氣象、格局,令人嘆為觀止!但這種豪放又不是隨意涂沫,而是在似不經意的控制之下的意態(tài)與氣勢之奔涌。漢代那種質樸、沉雄、博大的氣象!我心向往之。我也向往漢人“領袖如皂,唇齒常黑”那種毫不顧忌,如顛如狂的藝術狀態(tài),或者三五知已,把酒論道、品茗清談,或者師友相聚,評碑論帖,切磋琢磨……

                   我一直受漢文化發(fā)祥地土壤滋養(yǎng),自當努力發(fā)掘并駕馭漢代藝術精神的內涵 與形式含藏,以為發(fā)揚新的時代精神服務,是我畢生追尋的。

                   近幾十年來,徐州境內陸續(xù)考古發(fā)掘出土了一大批漢代文物,其中部分器物帶有書、刻文字,給書法工作者提供了珍貴的研習資料。徐州新發(fā)現(xiàn)的漢碑刻石中,數(shù)量最多的還是畫像石題記銘文,表現(xiàn)出率真自然的風格,質樸、渾厚的氣息;西漢楚王墓出土金、銀、銅器上的銘文,書刻精美絕倫,這些都對我啟發(fā)頗多。

            徐州的漢碑刻石,在2006 年《漢碑全集》收錄總計有13件,2000年以后新發(fā)現(xiàn)的40余處徐州漢碑刻石,《漢碑全集》中則沒有收錄。目前全國西漢刻石僅有30余處,而徐州西漢刻石就有7處,東漢早期刻石就有6處。

                   本次展覽的作品,其中近一半是臨摹、題跋作品,主要是圍繞近幾十年來徐州境內考古發(fā)掘出土的兩漢時期漢碑刻石和器物拓片。如漢碑、墓志銘、漢畫石題記銘文、黃腸石刻銘文、磚文和漢代玉器、金器、銀器、銅器等器物上的銘文,以及漢代簡牘墨跡等原始資料,極具漢代獨有的藝術特色,令人耳目一新。

                   另一部分創(chuàng)作作品,以隸書作品居多,也是我2014年“大道無極”個人書法展覽后,近十年來立足古彭徐州漢文化源頭,學書過程的一段小結。風格取向還是以漢碑摩崖為主,其中也有部分參有秦、漢簡牘、磚文、漢畫題記銘文以及西漢器物銘文筆意的作品。

                   本次展覽的全部作品,以及從近十余年來創(chuàng)作作品中甄選的近百件作品,將一并捐贈給徐州博物館。

            二〇二三年九月十二日

            于古彭城問耕堂



            題跋作品



            西漢·劉注龜鈕銀印題跋

            79cm×32cm




            題漢畫烤串圖

            101cm×95cm




            臨徐州土山漢墓黃腸石刻石銘文

            134cm×14cm×8



            創(chuàng)作作品



            拔山蓋世

            124cm×122cm×4




            漢歌風臺存大篆 隋文選樓傳古音

            180cm×32.5cm×2




            漢高祖《大風歌》

            134cm×34cm×9




            臨居延漢簡《永元器物簿》

            40cm×1.5cm×40




            繩穿簡牘成秦跡 劃削八分入漢鄉(xiāng)

            134cm×23cm×2




            李守銀

                   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隸書委員會委員,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書法培訓中心導師,徐州書畫院書法研究院副院長,曾任中國書協(xié)主辦的全國第二屆書法臨帖作品展、全國第四屆隸書作品展、全國第三屆冊頁書法作品展、第五屆中國西部書法篆刻作品展、2021“中國書法·年展”全國作品展評委,全國第十二屆書法篆刻展覽終評、面試評委以及其它全國書法篆刻大展評委。
                   書法作品數(shù)十次入展中國書協(xié)主辦的展覽,并多次榮獲大獎,曾獲全國第八、九、十一屆書法篆刻作品展最高獎及第三屆“林散之獎”書法雙年展最高獎,全國首屆“杏花村杯”電視書法大獎賽銀獎,第二屆“林散之獎”書法雙年展提名獎,全國首屆篆書藝術大展提名獎,入展首屆、第三、第五屆中國書法蘭亭獎佳作獎。
                   2014年由徐州市委宣傳部、市文廣新局、中國書協(xié)隸書委員會、江蘇省文聯(lián)、省書協(xié)在徐州藝術館舉辦“大道無極 ——李守銀書法作品展”。2019年由江蘇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和旅游廳、省文聯(lián)在江蘇省美術館舉辦“2019年江蘇省優(yōu)秀美術家系列展——李守銀書法藝術展”。
                   著有多部個人書法專集,多篇學術論文發(fā)表于國家中文核心期刊,多幅作品為中國美術館、國家博物館等機構收藏。
            最近高清中文在线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富二代 | 亚洲精品色午夜无码专区日韩| 人妻无码αv中文字幕久久琪琪布|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16| 亚洲乳大丰满中文字幕| 无码少妇一区二区性色AV| 精品人妻中文av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人妻熟妇AV又粗又大 | 区三区激情福利综合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 97碰碰碰人妻视频无码 | 国产中文字幕视频|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重口|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5566| 国产精品无码无卡在线播放|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 日本无码小泬粉嫩精品图| 亚洲 无码 在线 专区|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无码按摩店| 亚洲VA中文字幕不卡无码| 国产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V |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网站|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在线| 99久久无码一区人妻|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去q| 最近免费视频中文字幕大全|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AV麻豆| 亚洲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观看 亚洲爆乳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爆乳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蜜桃视频无码区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18禁|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视频| 9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熟妇人妻中文字幕| 久久久无码精品午夜| 国产成人AV片无码免费|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免费无遮挡无码永久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