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漢文化學術資源網
            您瀏覽位置 - 首頁 - 展覽 - 臨時展覽
            臨時展覽

             古俑煥彩——徐州博物館館藏歷代陶俑特展
             古俑煥彩——徐州博物館館藏歷代陶俑特展
            •  古俑煥彩——徐州博物館館藏歷代陶俑特展
            •  古俑煥彩——徐州博物館館藏歷代陶俑特展

            古俑煥彩——徐州博物館館藏歷代陶俑特展

            ◇ 展覽時間:2018年5月16日至2018年6月10日

            ◇ 展覽地點:徐州博物館一樓鄧永清收藏書畫館

            ◇ 主辦單位:江蘇省文物局

            ◇ 承辦單位:

            展館介紹

                  

                                                                                     2018年度“518國際博物館日”江蘇主會場活動



                  江蘇省館藏文物巡回展項目
                  古俑煥彩——徐州博物館館藏歷代陶俑特展


                  主辦:江蘇省文物局
                  承辦:徐州博物館
                  展覽時間:
                  2018
            516日至2018610
                  展廳:徐州博物館一樓鄧永清收藏書畫館 

                  展覽總監:李曉軍
                  展覽統籌:原 
                  展覽負責人:岳  凱、宗時珍
                  內容設計:田二衛、武耕、呂 
                  展陳設計:郁  明、郝利榮、俞道梅
                  文物保護:張  亞、李宗敏
                  社會教育:杜益華、董心慧、侯露露、紀杭雪
                  媒體宣傳:繆  華、謝硯文
                  文創研發:趙  勇、陳 

             

             

             

             前 言

                  陶俑,指用陶土制作的各種人俑和動物俑形象,是中國古代殉葬明器的重要內容。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秦始皇兵馬俑、有“東方維納斯”之稱的漢景帝陽陵“裸體”俑、美輪美奐的唐代三彩俑等都已成為時代的永恒記憶,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

                  徐州,古稱彭城,素有“五省通衢”之稱。東襟淮海、西按中原、南屏江淮、北扼齊魯,戰則為抵御北方蠻族入侵之關塞,和則為南北交融、文化薈萃之要津。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區域性的政治中心地位,先民們在古彭大地留下了豐富的文物資源和獨具特色的文化遺存。

                  徐州博物館藏品體系和展覽體系中,陶俑有著重要的地位,其中絕大部分來自于考古發掘,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時代序列,包括兩漢、北朝、隋唐、元、明等多個時期。這些陶俑中,獅子山的兵馬俑、馱籃山的樂舞俑、北洞山的彩繪儀衛俑早已名聞遐邇,成為徐州漢文化的重要代表文物;東甸子的北朝俑、花馬莊的唐代三彩俑別具一格,有濃郁的文化交融和地域文化特色;館內舊藏的元代黑陶官吏俑、明代綠釉儀仗俑栩栩如生,憨態可掬。

                  此次展覽展出的是從館藏歷代陶俑中甄選出來的部分文物精華。透物見人,愿與觀眾一起欣賞歷史的滄桑,感受文物的魅力。




                  做為江蘇省館藏文物巡回展的重要展覽項目之一,“古俑煥彩—徐州博物館館藏歷代陶俑展”自開展以來就廣受好評。陶俑,尤其是漢俑是徐州博物館館藏文物的重要特色之一,很多游客知道,現在博物館三樓基本陳列中就有一個陶俑專題展廳,那么此次陶俑展覽內容如何?展覽的亮點和重點在哪?這也是策展團隊考慮和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待小編與你一一道來。

                  先了解一下“古俑煥彩—徐州博物館館藏歷代陶俑展”,展覽分四個部分,遴選館藏歷代陶俑精品190余件(組),從兩漢、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不同時期徐州地區陶俑的時代特點著手,來反映各時期的政治、經濟、軍事及文化面貌,從中可以看到宮廷樂舞、市井生活、民風民俗、喪葬禮儀、生產工藝等等。


                  第一部分:威儀如生——兩漢時期陶俑


                  漢代是我國古代陪葬陶俑最為流行、數量最多的時代,相對于秦代陶俑來說,漢代陶俑比例縮小,約相當于真人的三分之一,更加寫實和生活化。徐州是兩漢時期重要的封國——西漢楚國和東漢彭城國的封地所在,發現漢墓數量3000座以上。陶俑是其中最多的隨葬品之一,主要發現于西漢時期楚王、劉氏宗室和官吏豪強墓葬等較高等級的墓葬中,據初步統計出土陶俑數量在6000件以上,是西漢時期除都城長安以外發現陶俑數量最多的地區。

                  徐州漢墓出土的大量陶俑不僅數量多、種類全,而且具有鮮明的地域風格。其中有軍陣龐大,造型古樸,具有寫意風格的獅子山兵馬俑;典雅婉約,絲竹琴瑟的馱籃山樂舞俑;也有或立或跪、謙和楚楚的北洞山儀衛俑;更有情趣盎然、栩栩如生的各類動物俑。




                  【精品展示】




                                            

               陶繞襟衣舞俑   西漢    45、寬42厘米      

            徐州馱籃山楚王墓出土


             陶“飛騎”俑   西漢   通高59、長65厘米   

            徐州獅子山兵馬俑坑出土




            彩繪陶執兵俑   西漢   50、寬13厘米   

            徐州北洞山楚王墓出土

                  第二部分:雋永惠中——南北朝時期陶俑


                  三國兩晉時期隨葬陶俑較少,且制作簡陋、人物形態呆滯、藝術水平不高,新出現了牛車、武士俑及胡人俑等新造型。南北朝時期,一方面干戈擾攘,南北對峙;另一方面民族雜處,交流融合,隨葬陶俑的狀況也體現出這一時代特征。南朝陶俑服飾與發髻的變化多樣,頭冠越來越高,衣襟越來越大,有的雙袖幾乎垂足。北朝陶俑在吸收了外來文化與各少數民族文化藝術特點,形式多樣,尤重對人物表情的刻畫,體現出極高藝術水平。

                  徐州地處南北文化交融的中心地帶,這一時期陶俑特征鮮明。獅子山北齊墓出土的文吏俑安之若素,女侍俑秀雅俊美;東甸子北齊墓出土明光鎧胡人武士俑威猛無比;茅村藺家壩北朝墓出土的橫髻執笏女俑陽光活潑、紅袍官吏俑生氣盎然,具有鮮明的南北交融的地域特,都是這一時期徐州出土陶俑的杰出代表。

                  【精品展示】



            陶明光鎧武士俑    北齊 高50、寬10厘米

            徐州東甸子1號墓出土




                  第三部分:盛邦妙造——隋唐時期陶俑

                  隋唐時期是中國古代陶俑雕塑藝術發展史上的又一個高峰,開放的社會風氣和豐富多彩的生活,激發了匠師們的創造力,陶俑題材多樣,形象豐富。儀仗、出行、狩獵、裝扮、侍奉、歌舞、旅行、商賈、勞作、飼養等皆有體現,文官武將、侍仆胡商、胡漢異族、樂師舞娘皆生動形象,馬、駝、驢、牛、狗、獅、鷹、豹等動物亦栩栩如生。無論從數量和質量、創作題材和創作手法上都比秦漢時期有了很大的進步。

                  唐代徐州先后置徐泗濠、武寧軍和感化軍節度使。墓葬流行船形磚室墓,在徐州北部內華花馬莊的唐墓中發現了大量的陶俑,有三彩鎮墓獸、天王俑、文吏俑、馬俑和駱駝俑等。

             

                  【精品展示】



            三彩陶鎮墓獸       35厘米

            館藏


            彩繪陶力士俑       53厘米

            館藏




            鎮墓獸       30-34、寬11-13厘米

            徐州花馬莊墓出土

                  第四部分:代象肖形——宋、元、明時期陶俑

                  宋元時期置徐州,屬歸德府,但隸屬變化頻繁。元代為武安州,彭城縣撤并入州。明朝初年徐州曾屬于鳳陽府,直隸京師,后屬于南直隸。這一時期,徐州地區發現陶俑較少,除在獅子山宋墓中發現的白瓷臥俑外,其余多為館內舊藏。

                  【精品展示】


             

            宋陶臥嫗俑   宋   高54、寬13、高12厘米   館藏

             

            陶俑  


            50、寬25-27厘米


                  元代陶俑出土很少。一方面是因為當時紙冥器已經非常流行,逐步取代了陶俑;另一方面也因為蒙古人流行薄葬深埋,不建封土。元代陶俑多為黑陶,陶質堅硬細膩,其中的打磨黑陶俑,黑中透亮,有如金石,為歷代所不及。此外,元代陶俑不施彩繪,完全靠雕塑語言表現人物,五官精雕細刻,服飾刀法粗獷,可謂剛柔并濟,張弛有度,其藝術水平亦不遜于漢唐。




                   明代的冥器中,彩釉陶俑為主要的隨葬品,其內容多表現死者生前顯赫的地位,這是明代陶俑的一個顯著特點。如河北阜城廖紀墓出土的陶俑,表現的是墓主人生前出行的壯觀場面。

                  下面是劃重點的時候了。

                  一、展覽集聚了館藏陶俑珍品,古陶俑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得到了充分的還原和展示,側重展現漢代以及隋唐時期徐州地區陶俑的時代特征。

             





                 二、展覽充分利用了最新的考古發掘和研究成果,許多陶俑首次呈現在觀眾面前,尤其是花馬莊唐墓出土的彩繪女俑、文吏俑、甲胄俑、各式鎮墓獸、“千秋萬歲”俑等等。




                                                                    

            三、展示手段多元化,除了傳統的展板、說明牌及文物展示外,利用多媒體手段,動靜結合,360度展現精品文物特征;充分利用互動區域,挑選不同時代的亮點文物進行講解、臨摹,并挖掘文物背后所反映的政治、生活及時代特征。





             



            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亚洲av无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特级做A爰片毛片免费看无码| 一本色道无码道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午夜无码AV天美传媒| 在线综合+亚洲+欧美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蜜桃| 人妻丝袜中文无码av影音先锋专区 | 亚洲一级特黄大片无码毛片| 国产成人无码AV麻豆| 日韩免费a级毛片无码a∨| 国产成人无码AV麻豆| 最近2019中文免费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不卡无码| 久热中文字幕无码视频| AV无码免费永久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软件|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免费| 青青草无码免费一二三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97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成年无码av片完整版| 久久精品天天中文字幕人妻| 成人无码精品1区2区3区免费看|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免费| 中文字幕亚洲情99在线| 成人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一本色道久久HEZYO无码| 中文字幕av一区| 中文字幕无码不卡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无码不卡|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系列第三区| 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无码麻豆| 国模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水蜜桃av无码一区二区| 韩日美无码精品无码| 最近中文字幕在线|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岛国无码av不卡一区二区|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 中文字幕亚洲乱码熟女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