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覽時間:常設展覽
◇ 展覽地點:徐州博物館2F
石之美者為玉,距今9000年左右,玉與中國先民已經建立緊密的關系。此后,玉成為神權、王權的象征,是溝通天地的媒介,等級制度的體現。春秋以降,以儒家學派為代表,將玉道德化、人格化,玉文化成為中華文明重要的內核之一。
漢代崇玉、尚玉,玉成為禮儀、交往的載體,生活、裝飾的用器,道德、品行的典范,也是人們追求長生、渴望不朽的工具。
彭城是秦漢之交的政治中心,也是漢代劉姓楚國、彭城國的都城。在今徐州市區周圍發現了包括楚王、彭城王墓在內的大量高等級墓葬,玉器是出土文物中最具價值的品類之一。徐州出土漢代玉器數量多,品類全,質量高,代表了漢代玉器的最高水平。
第一單元 瑞器之用——禮儀用玉
玉禮器從新石器時代一直延續下來,主要用于祭祀、朝聘、會盟等。不同等級的人,所持玉器有所不同。漢代禮玉延續了周代傳統,但已不那么嚴格,器型也有所減少。
第二單元 玉蘊華貴——生活用玉
美玉是漢代貴族生活中不可或缺之物,宮殿懸掛裝飾各種玉器,生活器具也用玉加工而成。這類玉器選料考究,琢磨精美,造型或張揚或內斂,線條或剛直或柔綿,裝飾或繁復或簡約,是漢代藝術成就的重要體現。
第三單元 比德于玉——裝飾用玉
“君子比德于玉”,“君子無故,玉不去身”,玉成為完美人格的象征和道德修為的最高標準。裝飾用玉是漢代玉器的重要品類,有單佩也有成套的組佩,還有實用性與裝飾性兼具的玉劍具等器物。
第四單元 玉佑長生——喪葬用玉
漢代貴族追求長生,是使用殮葬玉器最為鼎盛的時期,形成了以玉衣為核心,包括鑲玉漆棺、玉璧、玉枕、九竅塞、玉握等構成的殮葬玉器系統。西漢早期是玉衣產生、發展的重要時期,徐州出土的玉衣最多,且形制多樣。玉面罩也在西漢楚國貴族階層中使用。玉衣與玉面罩反映了西漢楚國殮葬玉器系統的等級差別。西漢時玉衣使用尚不夠規范,至東漢形成以穿綴玉片的金屬絲線來區分等級的制度。